浅谈拉力试验机各项检测指标的计算公式
1.拉力试验机哑铃状试验片之截面积=厚度(cm)×平行部分宽度(cm)1KG≠9.8N
2.屈服强度=屈服点荷载(N)/试件横截面积(cm2)
3.拉力强度TB(Kg/cm2)=大拉力(Kg)F/试片截面积(cm2)A
拉力强度Mpa(N/mm2)=大拉力(N)F/试片截面积(mm2)A
4.伸长率EB(%)=(断裂时标点距离L1-原标点距离L0)/原标点距离L0×100%
5.拉力试验机粘着强度TF(Kg/cm2)=剥离的大力(Kg)F/试片宽(cm)b
粘着强度TF(N/mm2)=剥离的大力(N)F/试片宽(mm)b
6.撕裂强度TS(Kg/cm2)=大拉力(Kg)F/试样厚度(cm)t
撕裂强度TS(N/mm2)=大拉力(N)F/试样厚度(mm)t
7.拉力试验机拉应力Mn(Kg/cm2)=特定伸长率时之荷重(N)F/试片截面积(mm2)A
拉应力Mn(N/mm2)=特定伸长率时之荷重(N)F/试片截面积(mm2)A
(此处Mn之n系表示特定伸长率(%),例如M300系表示伸长率300%时之拉应力)。
8.试验结果之数目:试验片规定4个,但不足时,可采用3个,甚至2个,在此情况下,须要注明试片数。
9.拉力试验机计算公式:抗拉强度不伸长率,依测定值之大小顺序排列。其为S1、S2、S3及S4,而依照下列计算:a.试验片4个时:TB或EB=0.5S1+0.8S2+0.1(S3+S4)b.试验片3个:TB或EB=0.7S1+0.2S2+0.1S3c.试验片2个:TB或EB=0.9S1+0.1S29.3抗应力:拉应力由测定值之平均值表示之。
记录:在试验结果表上,必须记录下列各项:A.抗拉强度(Kg/cm2)、伸长率(%)、拉应力(Kg/cm2)。B.试验机之能力(容量)。C.试验片之形状及试验片号。D.试验温度。E.其它必要事项。
型号 | WDW-20M |
大试验力(kn) | 20 |
特点 | 采用东元伺服系统和伺服电机,全数字化测量控制系统 |
主机刚度(kn/mm) | 80 |
力值测量范围 | 大试验力的2%-100% |
试验机准确度 | 优于示值的±1%(精密级为±0.5%) |
变形测量准确度 | ±1% |
横梁位移测量(mm) | 分辨力0.001 |
试验力示值精度 | 优于示值的±1%(精密级为±0.5%) |
变形测量范围 | 2-100% |
大变形测量范围 | 10mm-800mm(选配) |
大变形示值精度 | 示值的±1%以内 |
位移分辨力(mm) | 0.001 |
力控速度调节范围 | 0.001-10% |
力控速度控制精度 | ≤±1% |
变形速度调节范围 | 0.00025/S-0.0025/S |
变形速率控制精度 | ≤±1% |
位移速率调节范围 | 0.01mm/min-500mm/min |
位移速率空间精度 | ≤±1% |
拉伸行程(mm) | 800 |
试验空间宽度(mm) | 370 |
主机外形尺寸(mm) | 686*525*1880 |
夹具形式 | 标配楔形拉伸附具,压缩附具,弯曲附具,楔形,平板及其他 |
质量(kg) | 250 |
电机功率(kw) | 0.75 |
整机形式 | 落地式 |